【中国数字视听网讯】6月,IDC发布《中国视频会议市场2014~2018预测与分析》。根据该报告,作为“会议大国”的中国,2013年视频会议市场规模首次出现同比下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视频会议在政府和金融等重点行业的渗透率已经很高,增长空间收窄;另一方面是视频会议系统尚未突破传统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内部员工会议、内部培训等内部沟通上,新市场的开拓不够顺利。
视频会议软件化趋势明显
IDC报告提及的中国市场遇到的问题,恰恰是视频会议发展中需要攻克的难点。关于视频会议如何突破发展瓶颈的问题,过去几年业界已经广泛地展开过讨论。在技术的驱动下,视频会议系统朝着云化、高清化、移动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从架构、体验上满足时代发展的第一步。具体到产品和应用,有人也给出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即产品大众化、产品软件化,以及应用多元化。
产品大众化是指视频会议从过去仅在政府、大企业中应用,向中小企业和普通民众普及;产品软件化是指控制端从专用MCU向云计算平台演进,终端从专用硬件设备向可安装在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通用平台的会议程序演进;应用多元化是指从传统的开会、培训向远程会商、远程医疗、VTM服务、指挥调度等创新性应用发展。
ICT技术的发展驱动通讯业务与网络业务的融合,视频会议软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传统的硬件视频会议厂商开始大力发展云架构、移动终端,软硬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具备视频会议功能的统一通信平台或协同通信平台满足了客户多元通信的需求,必将成为通信系统今后的发展趋势。
对于视频会议厂商而言,在转型发展的比赛中并不处在同一起跑线。传统的硬件视频会议厂商从专用平台向通用平台衍生一套软件系统难度不大,而软件视频会议厂商却很难去开发一套高端硬件视频会议系统。而且,在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人应用的产品中,QQ、SKYPE等即时通信工具也与软件视频会议系统产生竞争,特别是PC版QQ已经具备多人视频、电子白板等视频会议功能。
在视频会议软件化的同时,视频会议系统成为跨界沟通的得力工具,衍生为远程培育、远程谈判等重要工具,而随着群体基数的不断扩大,视频会议显示终端的大屏化成为了一种潮流。
视频会议好马配好鞍,小间距LED赢良机
企业视频会议“好马配好鞍”,视频会议不仅是企业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也是企业实力与形象的体现,尤其是在显示终端商,大屏幕的显示成为一种追求。但是企业又要考虑自己的问题,所以,小间距LED显示成为视频会议的绝交选择,也成就了小间距LED在视频会议发展的良机。
小间距LED自诞生之日起,就被传统的LED厂商视为了进军室内应用市场的利器,向传统的液晶拼接、DLP拼接发起了挑战,而厂商之所以有如此的底气,小间距LED自身所具有的无缝显示、高亮可调、弧形设计等独有特色功不可没,这一点也反应到了视频会议应用层面——确保看得“清”的前提下,灵活的满足企业会议室的个性化需求,正是其倍受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
视频会议应用,或成小间距LED市场拓展重要突破口
虽然从技术层面来说,小间距LED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与液晶拼接墙相比,具有无缝显示显示;与DLP拼接墙相比,不仅外形更为灵活,还可以根据需求搭载触摸、裸眼3D、4K等潮流性的技术),但是,从实际应用层面来说,在现阶段,它却有着无法摆脱的高成本束缚,(同样以65英寸产品为例,P2.0以下的小间距LED成本大约在10至30万之间,DLP拼接大约在7至20万之间,液晶拼接成本则在万元以下),这也就意味着,在现阶段,“不差钱儿”是小间距LED应用的首要前提。
现代企业会议室,特别是大型企业的大型视频会议室,所承担的不仅仅是会议召开、员工培训等内部职能,还要肩负客户接待、业务洽谈等外部沟通职能,其设计风格直接影响企业形象,因此,企业的投入也会不遗余力,无疑是应用效果至上的典型。这就与小间距LED的应用推广形成了高度统一的供求关系。
在经过火爆的概念宣传期,无论是在厂商层面还是在终端用户层面,都对小间距LED投入了高度关注,在未来的行业发展中,应用普及成为了重头戏。投影时代网分析认为,小间距LED的成本与核心技术发展、整体市场规模密切相关,在短时间内很难大幅下滑,对于厂商而言,如果想要在初期的市场推广中实现突破,就要“藏拙”,瞄准那些将应用效果放在首位,对投入成本高度宽容的行业,显然,这正是视频会议室应用的典型特色。
社会信息化大背景的推动下,使得企业视频会议构建步入了高峰期,这将为小间距LED屏的应用推广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或许成为规模级应用市场形成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编辑:daisy)
价格面议
[查看详情]